-
日本政府提出力爭實現日籍宇航員登月
【共同社5月21日電】日本政府20日召開宇宙開發戰略總部(總部長為首相岸田文雄)會議,敲定了面向修改“宇宙基本計劃”進度表的重點事項。作為美國主導的國際探月“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環,日本不僅力爭在2020年代下半期實現日籍宇航員登月,而且將推進探討國際合作的火星探測;還提出了擴充國產火箭發射能力。 岸田表示為了實現日籍宇航員登月這一繼美國人之後的創舉,“將與美國一起推進阿爾忒彌斯計劃”。他指出受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影響,無法使用俄產火箭,因此“將徹底強化我國的火箭發射能力”。 圍繞發射國產火箭,日本將縮短在種子島宇宙中心(鹿兒島縣)的準備時間,增加發射頻率;還提出了政府活用民間企業小型火箭的方針。 阿爾忒彌斯計劃由日美歐等參加。設想修建繞月基地“門戶”並推進月面探測,從而促進未來的火星探測。日本計劃負責使用無人補給機來運輸物資等。 重點項目寫明加緊完成開發滯後的日本新型主力火箭“H3”、以及2025年以後對老化的國際空間站的使用等。(完)
共同網
-
厚勞省發表見解稱在戶外不說話就不必戴口罩
【共同社5月21日電】圍繞新冠疫情對策,日本厚生勞動省20日發表了關於戴口罩的見解,提出在戶外即便無法保持與人兩米以上距離,如果幾乎不說話就不必戴口罩。這是基於專家19日彙總的見解,在中暑風險高的夏季到來之前,明確提出了見解。 厚勞相後藤茂之就彙總見解的背景向媒體說明稱,“有人詢問什麼情況下可摘下口罩,也有人擔心(戴口罩)對兒童的影響”,同時表示“即便是在逐漸回到日常生活的情況下,也希望能注意(戴口罩等)基本的防疫對策”。 根據該見解,在走路通勤等時,在戶外雖會與人擦肩而過但不說話的情況下就不必戴口罩。如果能確保兩米以上距離,在跑步等拉開距離的運動中也不必戴口罩。 此外即使在室內,像人少的圖書館那樣,與周圍人保持兩米以上距離且不說話的情況下,也無需戴口罩。(完)
共同網
-
核爆受害者團體遞交簽名要求日本政府加入禁核條約
【共同社5月20日電】日本原子彈氫彈爆炸受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20日向外務省裁軍不擴散及科學部審議官池松英浩遞交了901,554人份的簽名目錄,要求政府參加6月舉行的《禁止核武器條約》首次締約方會議。 被團協事務局長木戶季市強調“如今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以核武器相威脅,顯然只有廢除核武器才能避免核戰爭的危機”,再次要求政府加入條約。池松對此表現出消極姿態,同時稱“將採取措施實現沒有核武器的未來這一共同目標”。 該條約去年1月生效,擁核國家並未參加,依賴美國“核保護傘”的日本也未簽署及批准條約。 締約方會議計劃6月21~23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木戶等人也計劃參加。木戶在閉門交換意見後接受媒體採訪稱,日本政府對於是否以觀察員身份參會的回答是“尚未決定”。 被團協的簽名活動從去年1月開始,同年12月向政府提交了此次約90萬份中的約65萬份簽名。(完)
共同網
-
岸田表示為去碳化提供20萬億日元財政支援
【共同社5月20日電】日本政府19日在首相官邸舉行討論能源政策的專家懇談會。由於經濟產業省彙總了旨在實現去碳化社會的清潔能源戰略中期報告,首相岸田文雄在會上,就據估算需要2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的政府財政支援表示,將討論確保財源用於投資支援。他還透露稱,今夏將在官邸設置深化去碳化討論的新會議。 有關投資支援的財源,岸田表示將通過發行名為“轉型債券”的債券來確保。有關去碳化的基建和金融框架等10年期間的總體時間表也將在今後製定。岸田在會上稱“為吸引民間的長期巨額投資,將迅速籌集資金並明確政府的參與”。 岸田還表示將把引進對排放二氧化碳(CO2)徵稅的“碳定價”(CP)構想具體落實。環境相山口壯向媒體稱,將推動轉型債券和碳定價配套引進,並表示“希望把構想具體化”。 清潔能源戰略是使全球變暖對策帶動經濟增長的岸田的重點政策,在去年10月提出。經產省本月13日公佈中期報告,預計官民合計截至2030年每年需要17萬億日元、今後10年需要150萬億日元的投資。與此相呼應,自民黨彙總了建議草案,要求政府在今後10年至少提供總計20萬億日元的財政撥款。(完)
共同網
-
日本研究團隊首次合成“莫比烏斯環”碳分子
【共同社5月20日電】日本名古屋大學和北海道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9日出版的英國科學雜誌上發佈成果稱,在世界首次合成了“莫比烏斯環”形狀的碳分子,命名為“莫比烏斯碳納米帶”。據稱它可能具有迄今為止的碳物質所沒有的新特性。 名古屋大學多變生物分子研究所教授伊丹健一郎(合成化學)表示,“不僅僅是半導體等電子材料領域,希望能探索碳的新用法”。 該團隊2017年宣佈合成了無扭曲的“碳納米帶”,並進一步瞄準了更複雜的分子合成。要加入扭曲,必須使長度比碳納米帶更長,研究人員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出了必要的長度。 合成的莫比烏斯碳納米帶約為3.5納米(1納米為10億分之1米)大小。扭曲的位置可以在整個分子上靈活移動,因此納米帶上沒有正反的區別。據悉它還具有當紫外線照射時會發出熒光的特性。(完)
共同網
-
專業潛水員搜索知床沉船內部 未發現失蹤者
【共同社5月20日電】有關觀光船“KAZU 1”在北海道知床半島海域沉沒的事故,日本海上保安廳委託的專業公司“日本Salvage”的潛水員19、20兩日以深海作業的“飽和潛水”方式對船內進行了搜索。據海保透露,未發現失蹤者。 事故發生到23日將滿1個月。這是第一次直接調查沉入約120米深海底的船內外情況。據稱今後將繼續實施面向船體打撈的調查工作。 據海保和斜裡町的現場對策總部稱,3名潛水員19日下午4時許乘吊放式潛水鐘來到水深約100米處,其中2人在下午5時許進入沉船內部。海底的作業在下午6點半左右結束。20日也以一樣的方式展開搜索。 失事觀光船上26名乘客船員中,迄今14名乘客被發現,均已死亡。包括2名船員在內的12人至今下落不明,第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小樽)等方面19日繼續派船舶和飛機進行搜索。在俄羅斯實際控制的北方四島國後島附近,也有2艘巡邏船在海面上展開調查。 作為飽和潛水據點的日本Salvage公司的作業船“海進”號19日上午7點前後到達沉船事故海域。潛水員待在封閉空間內一段時間,吸入氦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使身體適應海底水壓後展開了搜索。(完)
共同網
-
日本政府彙總衛生領域國際合作新戰略最終方案
【共同社5月19日電】日本政府“全球健康戰略推進協議會”18日召開會議,彙總了關於衛生領域國際貢獻方式的新戰略最終方案。鑑於新冠疫情蔓延,方案核心內容是構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國際合作機制,力爭加強協作。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來努力消除健康方面的差距。政府計劃在本月下旬正式敲定戰略。 負責健康與醫療戰略的經濟安全保障擔當相小林鷹之在會上強調:“如何建設後新冠時代正在經受考驗,該戰略將成為我國的方針。”政府將通過2023年召開的七國集團(G7)峰會等宣傳日本的舉措。 最終方案圍繞傳染病全球大流行,寫進了世衛組織(WHO)正在討論的新國際文件的制定等,“將為國際規範的設定與普及作出貢獻”。 此外方案還寫進為研發和生產疫苗,“將充實亞洲的臨床研究與臨床試驗網絡”,提出利用政府開發援助(ODA),力爭培養人才並改善公共衛生。(完)
共同網
-
獨家:日美首腦會談聯合聲明擬強調合作探月
【共同社5月19日電】19日採訪相關人士獲悉,日美兩國政府考慮在聯合聲明中,寫進再次確認日籍宇航員將搭乘美國主導的國際探月“阿爾忒彌斯計劃”使用的新太空基地“門戶”(Gateway),內容是再次強調探測的合作關係。23日的日美首腦會談後,計劃與寫有日籍宇航員未來登月等“共通目標”的文件一起公佈。 聯合聲明中,預計在太空開發方面長期合作的日美兩國將表示日籍宇航員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以及在載人和無人探月方面合作。圍繞兩國合作關係的談判將盡快彙總,在2023年簽訂太空框架協定。 此次是訪日的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討論太空開發方式的寶貴機會,日本政府相關籍士強調“首相和總統直接提及(日美合作關係)意義重大”。 日美歐等參加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除建設Gateway之外,還將在月球表面設置居住設施、發電設備和載人探測車。日本力爭最快本世紀二十年代下半期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登月成功的國家。 日本的宇宙政策委員會16日討論了有關修改《宇宙基本計劃》進度表的重點事項,除了力爭實現日籍宇航員登月之外,還總結了推進國際合作探測火星計劃的討論等方針。(完)
共同網
-
大阪舞洲進行“愛國者3”部署訓練
【共同社5月19日電】日本航空自衛隊19日在大阪市此花區人工島舞洲的體育設施進行了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PAC-3)的機動部署訓練。此次訓練是針對朝鮮發射彈道導彈等在各地開展的訓練之一,據空自稱,這是第6次在自衛隊及美軍設施外實施。在近畿地區則是第2次,上一次是2013年在大阪府吹田市的萬博紀念公園。 空自第4高射群(岐阜縣各務原市)等參加了19日的訓練。上午9點半左右,裝載發射裝置和雷達等設備的6台車輛抵達“舞洲運動島”停車場,隊員將電源車的線纜與指揮車和雷達等連接,不到20分鐘就豎起發射裝置,完成了攔截準備。 指揮訓練的二等空佐(相當於空軍中校)森永哲也表示:“收到情報後迅速部署很重要,此次在隊員們的相互配合下順利完成。” PAC-3用拖車運送等也可部署在大城市近郊或市區的公園等處,當攔截彈道導彈的主力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艦無法徹底應對時,可在導彈落地前實施攔截。 設想事態緊急情況下可能在自衛隊或美軍設施外展開部署,自衛隊與各地方政府協調在大城市公園也開展訓練。(完)
共同網
-
日本通過新法規定地方政府制定支援女性計劃
【共同社5月19日電】日本眾院全體會議19日通過了對面臨家庭暴力、性傷害、生活窮困的女性加強支援的新法案,正式成為法律。新法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支援的責任與義務,規定都道府縣政府必須制定計劃。此外還將促進與民間團體的合作。該法將從2024年4月起施行。 現行的女性支援制度基於《賣淫防止法》而制定,將其中一部分剝離出來,結合實際情況列入新法。 新法為《支援面臨難題的女性相關法律》。跨黨派議員以議員立法形式向國會提交。以“增進女性福利”和保護人權為目的,由中央政府制定基本方針,都道府縣制定基本計劃。市町村則有制定計劃的努力義務。 地方政府將與相關機構和民間團體建立協調會議,共商支援內容。婦女保護設施將更名為“女性自立支援設施”。 近年來貧困、性榨取、自殺等女性面臨的問題趨於複雜。1956年制定的《賣淫防止法》目的是對可能進行賣淫者進行教導和更生保護為目的,此前支援團體等指出了不符合現場實際情況和需求。(完)
共同網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