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京野菜的美味!了解京都的漬物文化與六間漬物伴手禮店推薦

京都漬物文化

京都的漬物因當地水質優異且豐,京野菜的栽種也隨之興盛。為了保存這些野菜,自然發展出豐富漬物文化。至今,「京漬物」已成京都伴手禮的招牌之一。店家們除了傳統漬物外,也會隨季節醃漬當季盛產的蔬菜,如蘆筍、番茄、芹菜等。在這種類繁多的京漬物中,不妨先從「京都三大漬物」認識京漬物的文化吧。

加入紫蘇和茄子的「柴漬 (しば漬け)」、使用聖護院蕪菁的「千枚漬 (千枚漬け)」、蕪菁變種的「酸莖 (すぐき)」,並稱為京都三大漬物。這三大漬物全是發酵漬物,自帶乳酸菌,在講究健康的今日相當受到矚目。

源自京都大原的柴漬

柴漬是自然發酵後有著獨特酸味的紅色漬物。相傳平安後期隱居在大原的建禮門,相當喜歡村民們獻上的漬物,因而命名為「紫葉漬物」,歷史相當悠久。

這股紅,不是人工色素,而是使用是京都近郊大原原生的葉面略皺的紅紫蘇。傳統是以茄子、茗荷和紅紫蘇葉一起鹽漬發酵,釀出自然酸味與美麗的紫紅色漬物。近年來則多以切片茄子和大原產的紫蘇葉拌鹽混合,放入木桶內以石頭加壓發酵熟成。氣溫、茄子水份多寡決定鹽的量,還有木桶上石頭的重量拿捏,可都考驗著各家漬物的本事呢!

酸味清爽溫和的酸莖漬

外型、口感看起來像蕪菁的酸莖,其實就是蕪菁的一種。酸莖對土壤條件極為挑惕,栽種區域僅限上賀茂一帶。因這狹小的栽種面積,使用酸莖製成的漬物,也就毫無疑問地是從上賀茂這一帶發跡。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酸莖被視為高級品,僅在上流社會間作為禮品贈送,製法始終秘傳,絕不公開。然而在300年前的一場饑荒中,為了解救飢餓的難民們而公開作法,變成為京都人密不可分的漬物了。

洗好削皮的酸莖先在大木桶內灑鹽加壓重石,先讓鹽分充分滲透後才要真正醃漬。真正的醃漬方式是採用獨特的「天秤押」。木棒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綁上30公斤的石頭,讓木桶的蓋子承受石頭10倍的壓力。數天後,壓出水分的酸莖體積減少,再移到約40度的加熱室內促進發酵熟成。一週後,帶有獨特酸味的酸莖漬就完成囉!

為了確保酸莖的品質,每年在採收前,農家會挑選優質的酸莖,不採收,讓優良種株到隔年春天開花結果。農家們彼此之間也會交換這些種子,讓優秀的品種繼續留下去。上賀茂地區隔壁的松之崎原是油菜花的產地,但為了避免花粉傳授不小心和酸莖交配而影響酸莖的品質,整個上賀茂這一帶就不再種植油菜花了。在這些細心守護下,酸莖漬才得以傳承。

不同於其他漬物多是成包定價販售,整條的酸莖多是秤重以每百公克的單價販售。切碎調味過的酸莖澤一樣是整包定價販售,大家可以隨個人喜好挑選。

爽脆卻柔嫩的千枚漬

千枚漬的歷史或許不及另外兩大漬物悠久,但柔嫩中帶著爽脆的口感讓人印象深刻。

19世紀中期,在皇室御膳房 (大膳寮) 工作的大藤藤三郎為了合孝明天皇的胃口,千辛萬苦才找到聖護院的蕪菁,切成薄片放在木桶,一個木桶裡大約會放80~90顆蕪菁,約2000枚薄片蕪菁醃漬。蓋上重石醃漬熟成後,再以昆布醃漬,就成了風味獨具的千枚漬了。

千枚漬也是這三大漬物中最無法久放的。為了嚐其爽脆,本來就不是設計成長期保存。雖然不太適合當伴手禮,但那薄切爽脆中帶有蕪菁細緻纖維的口感,真的很特別,來到京都一定要親自體驗看看!

京都漬物哪裡買?在地人推薦的六間漬物專賣店

雖然京都一般超市都有基本的京漬物,但實際走訪專門的漬物店舖才能嚐到當季限定口味喔!以下小編挑選幾間京都市內常見的漬物店,路過可別錯過!

1. 土井志ば漬本舗

土井志ば漬本舗1901年在赤紫蘇產地——大原創業,本店在大原,但祇園一帶多間分店,入手方便。最有名的就是超過百年歷史的發酵技術所釀漬出的柴漬 (志ば漬)。除了柴漬外,店內也陳列當季蔬菜漬物。雖是醃漬物,鹽份控制得宜,且不加人工調色、防腐劑等,追求讓食材發揮最自然的風味。

大原本店、京都車站八条口店、祇園店都設有餐廳,提供熱騰騰的白飯和京都漬物吃到飽呢!

[place_master_id=10482 show_photos embed]

2. 川勝總本家 本店

大正年間創業的川勝總本家,曾是晨間劇《京のふたり》的舞台。不只是創業的千枚漬風味迷人,酸莖醃漬得恰到好處的酸味也是深得人心,另外也有當季的蔬菜淺漬呢!

[place_master_id=10483 show_photos embed]

3. 京つけもの西利

西利本店距離京都站不遠,另外在祇園、三年坂一帶都有分店。使用日本專門農園栽種出的蔬菜醃漬為特色,當然也會隨季節推出當季蔬菜。最讓人驚喜的是初夏的小番茄,淺漬過的小番茄酸味變得溫和,微鹹襯托出甜味,為悶濕的京都夏日帶來清爽涼意。

[place_master_id=10484 show_photos embed]

4. 大安

位在岡崎平安神宮旁的大安,也是間創業超過百年的老店。除了使用創業以來的米醋、味醂外,挑選國產自然蔬菜也是其特色之一,另外還開發多款適合當伴手禮的漬物禮盒,送禮自用兩相宜。

[place_master_id=10485 show_photos embed]

5. 御すぐき處京都なり田

1804年在酸莖醃漬發祥之地——上賀茂創業的なり田,堅守著超過300年的傳統手法,醃漬出來的酸莖帶著溫和酸味。為了怕初次品嚐的人不習慣,還推出醬油口味切碎的酸莖「きざみすぐき」。店內還有分新鮮醃漬和真空包裝的酸莖,前者會持續發酵、保鮮期較短,後者則可長期保存較適合當伴手禮。另外也有一般市面少見的酸莖花漬、橄欖油漬酸莖等獨特的產品,真不虧是酸莖發祥地的老舖。

[place_master_id=10486 show_photos embed]

6. 千枚漬け発祥 大藤

隱身在錦市場小巷的大藤,是發明千枚漬的御廚退休後開的店。招牌商品當然是自家研發的千枚漬,自1865年創業以來,深受京都人愛戴。不過大藤的千枚漬每年只有秋冬 (10~2月) 才會販售,因為冬季的聖護院蕪菁才夠甜。其他季節也是有當季蔬菜的漬物,鹽分控制得宜,微微乳酸發酵的酸味提升食慾,就算不是千枚漬的季節,也還是值得前往逛逛。

[place_master_id=10487 show_photos embed]

結語

京都人以新鮮蔬菜製成的京漬物豐富每日餐桌。溫和酸味不死鹹的調味,作為伴手禮也相當適合。下回造訪京都時,不妨試著從架上的漬物商品感受京都的四季更迭,透過適合久放漬物將京野菜帶回家!

© MATCHA, Inc.